健康教育手册
高血压健康教育处方
高血压的定义:以全身动脉压升高为特征的常见临床综合征。在没有降压药物的情况下,正常成人动脉收缩压≥140mmHg和/或舒张压≥90mmHg称为高血压。高血压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,是冠心病、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。
原因: ⑴ 遗传; ⑵ 环境; ⑶饮食:高盐、多不饱和脂肪酸、高蛋白、低钾; ⑷精神压力过大; ⑸ 肥胖(尤其是向心性肥胖); ⑹ 烟酒; ⑺体育锻炼少。
临床表现:起病缓慢,可出现头痛、头晕、乏力、眼花、失眠等,可出现心、脑、肾、动脉、眼等身体部位的并发症。
影响血压的因素: ⑴年龄: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,收缩压比舒张压更显着。 ⑵性别:绝经前女性血压低于男性。绝经后血压升高,且差异较小。 ⑶环境:寒冷环境下可增加;在高温环境下会降低。 ⑷ 日、夜、睡眠:清晨最低,随后逐渐升高,傍晚达到最高;由于睡眠不佳,它也可能会增加。 ⑸ 体型:身材高大、肥胖的人个子更高。 ⑹体位:站位高于坐位,坐位高于卧位。 ⑺身体部位:右上肢比左上肢高10-20mmHg;下肢比上肢高20-40mmHg。 ⑻其他:情绪激动、紧张、恐惧、激动、剧烈运动、吸烟、饮酒、食盐摄入、药物等均对血压有影响。
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:
1。测量前应检查血压计压力表是否破裂,水银柱是否保持在“0”点,水银量是否充足,橡皮管、输送球是否漏气。
2。袖口的宽度必须符合标准。袖带太窄,测量值会偏高,太宽,测量值会偏低;如果袖带缠得松,血压值就会较高,如果袖带缠得紧,血压值就会较高。
3。测量前保持安静。疲劳或剧烈运动者应休息20分钟后再参加考试。
4。测量血压时不要紧张,也不要屏住呼吸,因为屏住呼吸会使血压升高。
5。测量前1小时避免吸烟和喝咖啡。
6。对于偏瘫患者,应测量健侧手臂的血压,因为患侧血液循环受阻,无法反映真实血压。
7。测量血压时,坐直,脱掉一件衬衫袖子,不要卷起过紧的袖子,保持双臂平放,掌心向上,上臂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,肌肉要放松。如果您躺着,也要保持上臂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。血压计的“0”点应与肱动脉和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。如果手臂高于心脏,血压就会低。
8。对于需要密切观察血压的人,尽量设定时间、地点、体位、血压计。
9。应定期检查血压计以保持良好的性能。应放置平稳,不能倒置。
健康指导:
1。肥胖患者应适当减肥:对于肥胖高血压患者,体重每减轻1公斤,血压可下降2.5~1.5毫米汞柱。每周减重应为1.0-1.5公斤。
2。限制食盐摄入量:每天不超过5克。
3。戒烟并限制饮酒
4。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和适当的体育活动,进行有氧运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、骑自行车和游泳、家务劳动、游泳、钓鱼等。避免竞技性和力量性运动,如球类、举重、推力等向上等
5。保持情绪稳定、平静,保持生活规律,注意劳逸结合。
6。按照医生的处方继续服用降血压药物。
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
1。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为3.8-6.1mmol/L;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,血糖应该是饭后2小时,
2。注意控制饮食中的总热量。三餐中主食的分配是早餐1/5,午餐2/5,晚餐2/5。合理的膳食准备和各种营养素的适当比例,保证了优质蛋白质的供给。饮食宜清淡,烹调宜用植物油。可以少量少吃甜水果,但不要在饭前或饭后吃。
3。禁止吸烟,限制饮酒。合理锻炼,每天3-5次,每次30分钟。运动最大心率不宜>170(次/分钟),运动后10分钟恢复正常。
4。保持心情愉快,避免过度劳累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
5。患者外出时应随身携带健康卡,并写明患者姓名、病名、住址、用药情况,以便患者出现昏迷时能及时得到救治。
6。低血糖的主要症状:心慌、手颤、无力、出冷汗、面色苍白。出现低血糖时,应及时补充糖分。可以喝温糖水,吃水果、饼干。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医院。
7。学会自我保健,掌握自测血糖的方法,每周复查血糖1-2次,并认真做好记录。
8。长期、按时、适量服药。服用胰岛素的人必须使用绝对精确的剂量,并且服药后必须立即进食。
日常保健 1、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两大基石。
2。在医生的指导下,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病情制定食谱。
3。主食以杂粮为主。比如米粉、豆粉、荞麦粉等。燕麦面等
4。适量吃瘦肉、家禽、蛋、奶和新鲜蔬菜、水果。
5。尽量少吃动物内脏。肥肉、蛋黄和动物油等,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。
6。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运动。
7。只要条件允许,就应该积极锻炼身体。一般采用适度的有氧运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等。
8。预防运动时发生低血糖。您应该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和含糖食物。
9。有条件的家庭应自备小型血糖检测仪,随时检测血糖,并提供饮食、用药指导。基础知识 1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疾病,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。我国约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。
2。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,其中2型最为常见,占90%以上。
3。典型症状是多饮、多尿、多食、体重减轻,即“三多一少”。
4。诊断标准:空腹血糖>7mmol/L;或餐后2小时血糖或随机血糖>11.1 mmol/L。
5。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,包括饮食、运动、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等。增强自我保健意识。
6。理想的治疗目标是长期稳定地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,预防并发症,提高生活质量。
7。疾病控制不好很容易导致冠心病。中风、肾衰竭、失明、肢体坏死等并发症严重危害健康和生命。
8。糖尿病通常可以在门诊治疗。如果病情严重、疗效不佳或出现严重并发症,则需住院治疗。
短暂性脑缺血发作(TIA)健康教育处方
1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,应卧床休息,仰卧或垫低枕头。改变卧位时,动作要轻柔、缓慢。
2。房间要经常通风,保持适宜的温度。
3。采取各种预防措施确保患者安全。
4。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,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。
5。缓解患者的恐惧、急躁等情绪,使患者保持舒适的心情。
6。饮食指导:以清淡、少油腻、易消化的软食、均衡饮食为宜。
6.1应限制动物脂肪,如猪油、牛油、牛油等,以及胆固醇高的食物,如蛋黄、鱼子、动物内脏、肥肉等。可以使用植物油、山茶油、芝麻油、花生油等。
6.2 饮食中应有适量的蛋白质。经常吃蛋清、瘦肉、鱼及各种豆类和豆制品,以供给身体所需的氨基酸。一般每天喝一杯牛奶和一杯酸奶。
6.3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,因为它们含有维生素C、钾、镁等。
6.4 多吃富含碘的食物,如海带、紫菜、虾米等
6.6避免刺激神经系统的食物,如酒、浓茶、咖啡及刺激性调味品。另外,少吃鸡汤、肉汤,避免暴饮暴食。
7。运动指导:
7.1步行:这是一种安全的锻炼方式。所选地点应尽量安静、安静、空气新鲜。在大楼内居住或工作的人员应自觉上下楼梯。尽量自己做事,增加上下楼的机会。经常做家务,增加走路的机会,比如买米、买菜、倒垃圾、拖地等。
7.2跑步:是一种体育锻炼形式,需要有节奏的呼吸,用嘴和鼻子同时呼吸,尽可能深地呼气,然后深吸气,以利于气体交换。刚开始时速度宜慢,逐渐适应后速度可加快。到了最后,步伐要放慢,速度要减慢,然后逐渐停止。
8。防止复发:
8.1 建立合理的作息规律,劳逸结合,避免长期压力过大。
8.2预防和积极控制高血压。
8.3戒烟、减少饮酒、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情绪波动。
8.4 患者应该知道,有 TIA 病史的人发生中风的风险非常高。中风和 TIA 的常见症状和体征是:
A。面部、手臂或腿部突然无力、麻木或瘫痪(尤其是身体一侧出现症状时)。
B。突然无法说话(或言语不清、不合逻辑)或无法理解别人所说的话。
C。一只眼睛突然失明或视力丧失。
D。突然剧烈头痛,原因不明。
E。突然不明原因的头晕、失去平衡或动作不协调。患者应该记住这些体征和症状。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或体征,应尽快去医院。